閥門作為重要的配套機械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石化、冶金、環保、煤炭等國民經濟各領域和水利、城建等基礎設施建設。閥門的先進性和可靠性直接關系到工業裝置和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多年來,通過引進技術及消化吸收和自主開發,以及技術改造,全行業普遍提高了產品開發、設計和制造水平。除部分高參數和特殊閥門外,國產閥門基本上可以滿足國民經濟各領域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閥門新產品的開發,向著為火電、核電、水電、大型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氣集輸管線、煤化工及冶金等重大工程建設配套閥門方向發展。同時,開發為陸地石油和海上石油開采設備配套用閥門及冶金、大型乙烯、高壓聚乙烯等重大工程配套的專用特殊閥門和超大口徑閥門;開發城市建設用的新材料閥門和各種環保閥門。另外,閥門維修服務和更新替代將成為企業產品銷售新的增長點,同時,閥門的系統集成化趨勢將日趨明顯。常規閥門市場需求量銳減,行業重組兼并加快。根據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應重點支持火電、核電、水電、大型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氣集輸管線、煤化工及冶金等重大工程建設配套閥門新產品的開發。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閥門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19年版)顯示,截止**年,閥門行業產量為782.18萬噸,同比增長13.74%;閥門完成出口交貨值280.15億元,同比增長2.84%;閥門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25.62億元,同比增長12.27%。實現利潤總額140.17億元,同比增長12.54%。雖然我國閥門行業經過改革開放后的大力發展,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截至**,我國閥門行業仍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截至**我國閥門企業主要以低層次、小規模、家庭作坊式企業為主。
閥門行業發展增速自**年開始放緩,進入中低速發展、結構調整優化轉型升級期。由于行業發展速度由高速轉入中低發展速度,行業產品供大干求的矛盾在繼續加大,行業內競爭壓力的加劇,利潤空間進一步被擠壓,部分企業生存壓力加大,行業經濟運行環境仍然十分復雜和嚴峻,要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面臨著較大困難和挑戰。行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將進入攻堅階段,調整方式將發生重大轉變,結構調整由過去的逐利性,向可持續發展轉變,由大向強轉型,由規模效益型向內涵型品質效益型轉變,向制造服務型轉變。產品應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提高產品品質,通過產品的再創新,提升品牌價值,與國際品牌競爭,向高端產品和精品轉型,走專、精、特的發展模式。弱勢企業將面臨在困境中求得生存或者是出局的可能,行業也將面臨新一輪的改革和兼并重組,通過充分利用市場資源配置,以及兩化融合,走上新型工業化的道路。